1. 黄帝内经白话文,黄帝内经的注解本或译本看谁写的好?
建议先了解一些有关内经学习的图书,以了解内经的成书背景、知识架构、学习方法、历史上重要的注家及其优缺点。例如任应秋的《如何学习中医经典着作》及《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两本小书,任在书中极推崇杨上善的注本《黄帝内经太素》,对其他历史上重要注家的优劣也有提及。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的相关图书,为以后进一步研究作准备,建议可以读一下中医目录学方面的,例如《中国医籍提要》上册的内经部分图书介绍。(以上提及的图书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太素甚至可以找到非常古旧的扫描版)
初步了解内经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方法以后,建议可以先通过一些讲稿来学习。例如《王洪图内经讲稿》还可以,虽然罗嗦了一些,但容易理解,而且讲解重要理论时会引用多家注解比较,偶尔也会结合临床实践解说。缺点是该讲稿只有挑选了重要的篇章,内容组织上也和原文不同。
我这里还有一些关于黄帝内经的解析,如果有需求可以留言。
2. 哪本书最重要?
学好中医哪本书最重要?
这个问题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中医从古至今,医书汗牛充栋,关注转发@大理吕鹏医生 吕鹏医生认为,虽然中医医书汗牛充栋,尤其是现代新出的冠以各种名目的中医书更是满坑满谷,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垃圾,这样说可能会得罪一大批伪中医,但是吕鹏医生相信只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有分辨能力的真正的中医多数会同意我的看法。
中医学术是无法用所谓西医的那套标准来衡量的,这也是很多西医无法理解的,但是近代中医的教学确实是在西医的思维指导下的产物,悲催的中医被弄成了四不像,既不像中医,也更不像西医,成了不伦不类的怪物。所以,吕鹏医生认为,如果你想学好中医,学院的那套书本(中医基础内科学等等)千万不要当真,大概涉猎一下了解一下打打嘴炮吹一吹辨证论治如环无端的套路一下不至于在患者面前丢面,以及用来考试考证过关就行了,如果信以为真的用书本的那些所谓辨证施治的连环套来治病,你会发现几乎都是然并卵!
悲催的不仅仅是中医的教学,更悲催的是中药的异化,你去看看现代的药典的中药标准,几乎所有的有毒中药都被过度炮制成了人畜无害的药渣,你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叫嚣着要取消中医药,中药本来就是毒药才能治病的机枪大炮也被药典弄成了滋水枪,中医本身都挥剑自宫了,连个中药武器都被弄成了塑料滋水枪,你说能怨人家说你中医无效么?中医效果差,是中医中药自身的无能和不知进取导致的,外部条件只是一个镜子反照而已。中药问题先放这里以后再说,吕鹏医生说多了都是泪呀!关注转发@大理吕鹏医生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中医。
吕鹏医生向来认为,医疗的本质就是对抗修补替换。说人话就是直接、简单、粗暴的针对病源,这才是医疗行业最优先的选择,所以你看西医最发达最挣钱的技术就是手术和介入,这里不是长了个肿块么?这骨头不是断了么?这段血管不是被血栓堵了么?简单啊,直接切除,直接打钢钉接上,直接介入把血栓吸出来!这就是简单粗暴直接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
看到这里,我最亲爱的读者们心里有数了,中医最直接简单粗暴的那本书就是最重要的书,吕鹏医生认为只有伤寒论(含金匮要略)能担此重任,只有伤寒论的方证对应六经方药真正完美体现了直接简单粗暴的条件,如果你还不明白,那吕鹏医生就举个栗子:太阳中风(脉缓而浮),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只要是有脉浮缓,再有出汗怕风,加上发热头痛,就可以用桂枝汤,你不用管是西医诊断的皮肤病白血病还是颈椎病脑血管病还是胃肠炎还是神经官能症等等,只要有这五个明显的症状体征,都可以以桂枝汤方子来加减,都会有效。简单不简单?直接不直接?粗暴不粗爆?
拯救中医中药,必须从根源做起,刻不容缓,责无旁贷,舍我其谁?!(李可语)
虽然中医和西医用不同的方法论来指导临床,但是实质都是针对人体起效的,那么就可以殊归同途。
关注并转发@大理吕鹏医生 ,给你不一样的医疗视点。
@消化郭医生 @波子哥廖新波 9
3. 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难经你全看完了吗?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正在学习中,看医书很慢,《本草纲目》和《难经》没看过,但是在看《神农本草经》,对草药有了一点认知,还是有收获的。
4. 如何看黄帝内经?
1、看白话内经,前一两篇还行,后边越看越无味儿。2、最好是能够找到唐代王冰注的黄帝内经,再下载一个明代张介宾的《类经》,两者对照,基本上就可以懂了。《素问》里有七篇大论,懂文言文的一般也不容易看懂,有任应秋先生的《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一书,可以帮助理解。3、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几遍,也可帮助理解。古人读书,字词典一类的书不好找到,就靠多读。4、您还可以通过百度的知道提问或到百度《素问研究吧》里提问,一般很快便能够得到解答。
5. 如何读黄帝内经?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列其首。
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凡一百六十二篇,其包罗万象,除了医学知识外,还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心理、生物等多学科的内容。就其理论知识部分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精神、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运气等十类。
读黄帝内经,必得有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高度作用的产物。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等。黑洞具有超大质量和超强引力,就连光也难以逃逸,因而人类难以直接观察到黑洞。那人们是怎么知道黑洞的存在呢?因其超强的引力,必然会对周围的天体产生影响,可以通过其周围天体的变化,了解到它的存在
和特性。所以我们在看到旗帜飘动这一现象的时候,要思考是什么让旗帜飘动,当然答案是风。热胀冷缩,最简单的物理知识,所以大规模的降温降雨,高温低温等气象变化肯定对人体有影响。阴阳五行,脏腑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人的外在表现才会有神。
泛读、略读类,浮其表,时间不多,但求有所了解。最快入门方法,首先是网上搜索关键字黄帝内经,到百科了解一下黄帝内经。可以到书店找找相关的书籍,相信现代人注解和解读内经的书籍不在少。网上搜搜关于讲解黄帝内经的视频,喜马拉雅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就不错。其优点就是都是现代汉语,易与理解,费时不多。
精读、研读,要读原著,致力于健康养生的,欲求长生的,黄帝内经不可不读,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后世医家基本都是在这个框架内,对内经有所继承,有所阐发。
要掌握古代汉语语法,而且还是医古文。字,就通假字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狭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就汉字发展,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就今天而言,要说的是繁简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识字率不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推行简体汉字。读黄帝内经一定要读繁体本。就字音,有专门的韵学。古代多是单音节词,往往一字就是一词,就词,分实词和虚词,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中医药名词,疴,疟等等。句,一般句式,疑问句,陈述句,特殊句式主要是倒装,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修辞,特别是互文,常例秦时明月汉时关,应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如《内经·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常并言,故该句当为客于脉外则血气少,客于脉中则血气不通。
要借助工具书,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等。
借助历代注家,弄通医理。
最早注解《内经》的是南朝全元起,有《素问全元起注》,惜已亡佚。
唐初扬上善撰《黄帝内经太素》30卷,书中保存了王冰改动之前的《内经·素问》原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唐王冰撰《黄帝内经素问》24卷,后人注释《素问》的基础。
明·马莳的注分为《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各九卷。马氏擅长针灸经脉,所注《灵枢》颇为后人称道。
明张介宾著《类经》32卷。是现存全部类分《素问》《灵枢》最完整的一部书。分类扼要而实用,注文义理明朗周详。
清·高世栻著《素问直解》九卷,注解明白通畅,要言不烦。
明·李中梓编著《内经知要》2卷。摘《素问》《灵枢》之要分八类编纂而成,执简取繁,为医学入门读物。
日·丹波元简著《素问识》八卷,《灵枢识》六卷。精选诸家注释,注重考据,持论公允,也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如果你从医还可以在临床中理解验证内经要义,理论联系实践,领会精神实质。
6. 中医的古籍中还有什么比黄帝内经更经典吗?
近些时日,听了些"国学"的讲座,看了些关于"国学"的视频,也开始关注"国学","哲学",虽没深层次的理解,但有些浮浅的″悟"感。
包括”中医学"的原始巨著《黄 帝内经》在内的《易经》《八卦》等,觉古华夏先贤都是在一个超乎常人的″境界"下,完成的人与自然的认知巨著,虽观点不同,但″境界"一样,高于普通人。
尽管古人用于占卜算卦为主、预测未来,但都是唯物的自然规律,用的是自然之"道",而不是唯心的"神鬼"之类(神鬼之类到后来才有的演化加入)。《内经》中讲的人与自然及人体自然,更是让人惊艳,远古连文字都没有的记载,怎么如此普实,近乎白话而非白话,没有半点浮夸虚假,尽管后人难以理解吃透,但都实实依据确切的人体自然。
学者考研《内经》成书于西汉,但其内涵绝非当时的"精典"提炼(包括其他″宝典"),再个其中黄帝与岐伯等人的谈论"境界"之高,″口气"之大,"出发点"为华夏民族之传承的公德之心,都非常人能及,纵使是得"道"高人也难及,即华夏始祖的″格局”立世之″本"。
所以不管有没有比《内经》早的中医古典,即使有,也达不到《内经》的丰富精奥。如果之前有,估计黄帝也会招之立著,在掌握之中。
历时几千年,中医后世连出不少"高人""圣贤"及理论、医术,的依据都从《内经》基础而来。
人们现在对《内经》的许多理论理解不透,应该是方式方法上有不对的路子,但不该怀疑其内涵深奥。
现在人找不到《内经》中所云的起码依据"经络气脉",其实也正是现代人找不到"疾病"的根源,这是中医的"精髓。
于是乎中医仅凭″伤寒论"的阴阳虚实,支撑着"门面",不能深入。让人喊起了″费医验药",与现代医学一起,玩起了″凝难症"。
中医最早的理论依据是来自″得道"高人的自身,所以网友得出个结论,自身的体悟自身的验证,就是最好的研究所,研究院,不知当下贤达可认与否?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研究者,当众喝他试验菌水来验证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成功了(当然与中医的验证之意是天壤之别)。
网友质疑的人体206块骨头与《内经》云: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张至顺道长说:是″人有三百六十五骨节",就这骨头"块"与骨头"骨节",诸位细品区别多大?
"块",是单位整体,"骨节"是指与两头有连接的"节"。所以你再分析理解古人的意思,就明白了是指人体中与上下或左右连接的″骨节"的骨,而非把骨头单纯分开拿的出的骨,是有血有气在内与肌肉筋脉相连有腠理的″骨节"。
所以学中医就得有中医的″境界"思维,你用″西医"思维就大错特错了,还不知错在那儿?
这就是与"现代医学"的本质区别,是中医的精髓,是古人精妙的智慧,贵在真正的理解。
7. 介绍古代医学的书籍有哪些啊?
中国古代医书繁多,主要以中医为主,其它如藏医,苗医,蒙医等,见于经书的书籍较少。
最出名的中医书籍,大概有如下几本。
1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上下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实则成书于西汉年间。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等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世人最耳熟能详的医书。
2 《本草纲目》
明文林郎,医药学家,药圣李时珍所著。其书52卷,192万字。历经27年,三易其稿。其书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3 《伤寒杂病论》
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所著。其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至今仍然是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4 《神农本草经》
其书托名神农氏,实成书于汉代。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5 《黄帝八十一难经》
其书署名秦越人,是古代中医学理论著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基本内容包括脉诊、脏腑、阴阳、五行、病能、营卫、俞穴、针灸、以及三焦、命门、奇经八脉等理论疑难问题。
6 《脉经》
西晋王叔和所作,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
7 《针灸甲乙经》
西晋皇甫谧撰,全书12卷,128篇。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收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8 《备急千金要方》
此书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9 《温病条辨》
清代吴瑭著,为温病通论著作。其书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
10 《汤头歌诀》
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除此之外,另有藏医《四部医典》
此书又名《医方四续》,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所著,共四部,156章。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一体的藏医药学术工具书,藏医学的主要医典。
这些古书,如果觉得文言难懂的话,可以加以”图解“两字搜索。白话加上图文并茂的方式,可能更好理解这些经典。如果想要系统的学中医,最好还是要有师傅指点。